目前工程中常用的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有三種:全部或部分預制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雙面疊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內澆外掛剪力墻結構。
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種類
1、全部或部分預制剪力墻結構
全部或部分預制剪力墻結構通過豎縫節點區后澆混凝土和水平縫節點區后澆混凝土帶或圈梁實現結構的整體連接。這種剪力墻結構工業化程度高,預制內外墻均參與抗震計算,但對外墻板的防水、防火、保溫的構造要求較高,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1-2014)中推薦的主要做法。
預制剪力墻
2、裝配整體式雙面疊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
裝配整體式雙面疊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將剪力墻從厚度方向劃分為三層,內外兩側預制,通過桁架鋼筋連接,中間現澆混凝土,墻板豎向分布鋼筋和水平部分鋼筋通過附加鋼筋實現間接連接。
預制雙層疊合板
裝配整體式雙面疊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豎向受力鋼筋布置于預制雙面疊合墻內,在樓層接縫處布置上下搭接受力鋼筋,并在預制雙面間隙內澆筑混凝土形成雙面疊合剪力墻。國家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2016)中明確該結構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8度及以下地區、建筑高度不超過90m的裝配式房屋。
3、內澆外掛剪力墻結構
內澆外掛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外墻通過預制的混凝土外墻模板和現澆部分形成,其中預制外墻模板設桁架鋼筋與現澆部分連接,可部分參與結構受力(圖2-32)。剪力墻內墻均為現澆混凝土剪力墻。這種結構體系納入了上海市地方標準《裝配整體式混凝土住宅體系設計規程》(DG/T J08-2071-2010),技術較成熟,抗震性能和外墻防水較好,現場施工方便。
預制外墻模板
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具有無梁柱外露、樓板可直接支承在墻上、房間墻面及天花板平整等優勢,深受國人認可。近幾年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被廣泛應用于住宅、賓館等建筑中,成為我國應用最多的一種裝配式結構體系。
由于對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建筑的研究、試驗和經驗較少,國內對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規定比較慎重??紤]到預制墻中豎向接縫對剪力墻剛度有一定影響,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規定的適用高度低于現澆剪力墻結構:在8度(0.3g)及以下抗震設防烈度地區,對比同級別抗震設防烈度的現澆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通常降低10m,當預制剪力墻底部承擔總剪力超過80%時,建筑適用高度降低20m。
與裝配式框架結構構件較簡單、采用較少數量的高強度大直徑鋼筋的連接方式相比較而言,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連接面積大、鋼筋直徑小、鋼筋間距小,連接復雜,施工過程中很難做到對連接節點灌漿作業的全過程質量監控。因此,在裝配式剪力墻結構設計中,建議部分剪力墻預制、部分剪力墻現澆,現澆剪力墻作為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的“第二道防線”。
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示意
目前,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關鍵技術在于預制剪力墻之間的拼縫連接。預制墻體的豎向接縫多采用后澆混凝土連接,其水平鋼筋在后澆段內錨固或者搭接。具體有以下連接做法:
豎向鋼筋采用套筒灌漿連接,拼接采用灌漿料填實。
豎向鋼筋采用螺旋箍筋約束漿錨搭接連接,拼縫采用灌漿料填實。
豎向鋼筋采用金屬波紋管漿錨搭接連接,拼縫采用灌漿料填實。
豎向鋼筋采用套筒灌漿連接結合預留后澆區搭接連接。
值得注意的是直接承受動力荷載構件的縱向鋼筋不應采用漿錨搭接連接;對于結構重要部位,例如抗震等級為一級的剪力墻以及抗震等級為二、三級底部加強部位的剪力墻,剪力墻的邊緣構件不宜采用漿錨搭接連接;直徑大于18mm的縱向鋼筋不宜采用漿錨搭接連接。